延安精神薪火相傳, 邁上新征程 展現新作為
作者:admin 發布日期:2021/6/3 關注次數:
二維碼分享
百年風雨,百年榮光。憶往昔,吳起鎮,二萬五千里長征后,紅軍在這里落腳;南泥灣,抗日戰爭最困難時,我黨生產自救;楊家嶺,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在此召開
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
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使陜西從內陸腹地變為開放前沿。
中國革命圣地延安,草木吐新綠,山川披彩裝。來自巴基斯坦、哈薩克斯坦、老撾等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和地區的23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留學生,為 “探尋國際友人足跡,了解中國革命歷史”,走進延安,感知中國。“在《西行漫記》中,延安曾被斯諾形容為中國最貧窮的地方之一。現在,這里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。”巴基斯坦留學生孔昊說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所在的楊凌,擁有中國唯一的農業特色自貿試驗片區和農業綜合保稅區。楊凌農高會已成功舉辦27屆,吸引了全球70多個國家的政府和企業代表參展參會,成為引領國際農業合作交流的重要橋梁,改革引領、開放帶動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陜西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年均增速達到28.33%,高于全省外貿平均增速近11個百分點。
未來5年,陜西省將加快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、商貿物流樞紐、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,構筑內陸地區效率高、成本低、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。
辦好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,實施惠民工程,提升群眾獲得感
地鐵口的共享單車停放整齊、街道兩側老舊小區改造后煥然一新,家門口的運動公園次第開放……城市面貌每天都在發生可喜變化,“全民全運 同心同行”的主題口號在街邊燈牌上閃耀,提醒著過往行人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即將啟幕。十四運會,全運賽事首次來到西部。自去年啟動“我要上全運”百場馬拉松活動以來,從陜北高原的神木市,到秦嶺山麓的丹鳳縣,從歷經千年的西安古城墻,到紅色圣地延安甘泉,跑步者的身影越來越多借舉辦十四運會、殘運會暨特奧會之機,陜西正積極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,實施全運惠民八大工程,增加健身設施有效供給,提升群眾獲得感。
今年是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,也是新時代追趕超越關鍵之年。陜西省委、省政府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陜西重要講話精神,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,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。